爸爸與哥哥皆身心障礙
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媽媽一肩撐起全家 卻罹患膽管癌
劉同學不因環境困厄仍努力考上台大醫學系 只願回鄉服務
爸爸與哥哥都是身心障礙患者,所以家裡的經濟重擔就落入了來自印尼的新住民媽媽身上,
她說,記得小時候爸爸總是以極大的嗓音和自己說話,周遭總有許多光投射過來,同學總是說爸爸怪怪的,才意識到自己的爸爸與其他人的不一樣;而媽媽來自印尼,說著口音重的臺語,他人聽不懂媽媽想表達的意思,總需要自己幫忙解釋;與哥哥發生爭吵時,媽媽也總是叫我退讓一步,小的時候非常不理解父母,覺得環境中充滿不公平的對待。
回憶小時候,劉同學說,因家裡窮困,小學時從沒參加過校外教學,當小六畢旅將至,還難過地向媽媽抱怨。隔天媽媽突然拿出一大袋沉甸甸的零錢,這是媽媽省下的錢一點一點存起,頓時體會媽媽一直在默默付出。從那時起,開始瞭解自己對這個家的責任,學會了體諒與包容,不僅對家人,還有身邊的人事物。
「雖然我們沒辦法給予很好的物質生活,但也不要羨慕他人,珍惜自己所擁有的」父母所說的話,大大的影響了劉同學的為人處事,雖然父親與哥哥皆為身心障礙者,身為新住民的母親則在今年確診為肝門部膽管癌,家中的經濟狀況陷入困境,但仍無法澆熄她認真向上的心,目前正就讀台灣大學醫學系的劉同學堅定的表示,即便深處劣境,仍能以永不澆熄的熱情突破難關,待未來完成學業取得證照之後,期待自己能夠回饋養育自己成長的家鄉!